横断山,世界年轻山群之一。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群体,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米,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米以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高谷深,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横断山。
这里分布着雪宝顶、四姑娘山、贡嘎山、雅拉雪山、稻城三神山、玉龙雪山、梅里雪山等一个个冰雪圈:这里的雪山冰川是低纬度亚热带地区的雪山冰川,是山麓桃花夭夭,山顶白雪皑皑的雪山;这里的冰川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是冲进森林,在杜鹃花海中流淌的冰川。
横断山是峡谷最密集的地方,世界上没有哪个地区汇聚了如此多宏伟壮丽的峡谷,有的大河几乎全流域都是峡谷,如大渡河;有的峡,千折百回,九曲回肠;有的峡水量滔天,河槽却窄如一线,如虎跳峡;有的地方,峡与峡之间,涛声相闻,擦肩而过,如三江并流;还有世界上最深最长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山岭褶皱紧密,断层成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等许多大河都沿深大断裂发育。各条断裂带在第四纪地质期都有活动。怒江以西的腾冲地区有第四纪火山群。
山脉由于走向特殊、地理位置特殊,它在地理、地质、生物、水文等诸多科学领域有重要意义。横断山脉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进入中国的通道,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两条东西向的高大山脉所阻挡,沿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进入中国,给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带来丰沛雨水,进而对这里冰川发育、植物分布有重大影响。由于横断山脉的形成过程是逐渐由近东西走向变为近南北走向的,使这里的生物逐渐进化出非常特殊的适应性,成为动物、植物学研究的热点地区。另外由于横断山脉的交通困难,许多地方很少受外来影响,保存了许多少数民族独特文化和未被破坏的自然景观!
“三江并流”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交汇处,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及丽江市部分地区,全区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
这一地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峡谷地貌。其地质演化十分典型,高度集中地反应了地球运动史所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地理奇观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展现出多样而独特的自然美景和古老悠久的社会文明发展史。区内北高南低,北部山区雄踞着海拔6740米的云南第一高峰——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而南部怒江河谷最低处仅为海拔760米,高差近6000米,造就了山高、破陡、水急、地势险峻的峡谷奇观,具有科学研究、旅游观光、生态服务等多种重要功能及价值。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自然。
区内分布着四列大山(高黎贡山、怒山、云岭、沙鲁里山)和三条大江(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他们并肩南行,由东向西交替排列,故称之为“三江并流”。三条大江均发源于青藏高原,怒江出境至缅甸称萨尔温江,流入印度洋;澜沧江出境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进入太平洋。金沙江则向东流入四川省与岷江汇合后称为长江,最终于上海汇入东海。
该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立体气候特征明显。从河谷到山顶,拥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凉温带、亚寒带及寒带七个气候类型。几乎包含了整个云南不同水热状况的气候区,近乎我国从南到北各植被带谱的缩影。区内还是云南雨量最充沛的地区之一,是著名的“双雨季”地区,又是云、雾、雪日最多的地区之一。
三江并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类型多样,婴儿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地球上的生物资源最富极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生物物种分化的中心地区,还有许多稀有、并非动植物生存繁衍的引号诺亚方舟。该去面积上不到中国国土总面积的0.4%。却拥有中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25%以上的动物种类。同时,由于南北纵横的峡谷地貌,有利于热带植物区系与饭北极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度。这种相对隔绝封闭的环境,也就成为第四纪冰川期欧亚大陆生物的主要避难所。
区内原始物种特化物种并存。孑遗种类和进化种类混生,特有类群多,是难得的寒,温,热三个气候带齐备的物种基因库。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本地区名列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17个“关键地区”的第一位。
这一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亦十分丰富,居住有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14个少数民族。其中,独龙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且仅居于独龙江流域;怒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是怒江流域最早的居民。这里民风古朴,民俗各异,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风格判然有别,一幅幅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使得壮丽的自然美景更富灵气,把大地装扮的更为生动。
总之,“三江并流”是一块美丽神奇的绝世瑰宝,其魅力光天覆地,永无穷期。
|